干货二人谈:互联网思维如何改造移动医疗

   DATE:2015-10-21

10月15日,网易未来科技峰会移动医疗论坛在北京举行。当下火热的移动医疗究竟应当如何落地,以及移动医疗大数据未来如何才能真正产生价值,引发了与会嘉宾和观众的热议。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华创派公司“一呼医生”创始人马海平参与移动医疗论坛圆桌讨论,就以上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精彩观点。

以下是熊伟铭、马海平精彩分享实录: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


一呼医生创始人、CEO马海平


VC帮助医疗行业实现资源重新分配


熊伟铭:这个领域的许多公司都在试图落地,但活下来的不多,叫好不叫座的比较多。我之前说过一句话,创业就是“泥菩萨拉着泥菩萨过河”,过了河就是菩萨,过不了就是泥菩萨,对于投资者、创业公司都是这样。大家在做新的事的时候都不那么确定,这是创业的特点,在医疗领域我们觉得VC的潜力比较高,我们不太可能开诊所,但我们特别希望社会资本大力地开诊所。目前的一些社会力量如果不行,是不是其他的可以?其他沿海地区的或者是比较发达地区的资本是不是可以多投资诊所?


还有一个供应链的问题,因为医生供应的不像IT产品,它的供应是缓慢的线性增长。所以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医生数量的报表,而是通过市场机制重新定价,实现资源的重新分配。原有体系根本不是市场,但如果我们可不可以把体系内的资源拉到体系外创造形成一个市场,在其中获得利益,这其实是我们从业者在里面找到的机会。所以到底移动还是不移动、互联网还是不互联网,重还是不重我们都不纠结。为什么有这么多VC做新兴房地产呢?因为大量的银行可以提供低利息的贷款,但如果拿基金的钱一千万甚至几个亿开一个诊所,那是不太经济的,所以我们更多是想着是,如何能够在一个资源供应长期都非常有限的体系里创造出更市场化的价值。

在传统的医疗体系里,很多地方之前做得并不好,但实际上可以通过市场方式做出更好的科室,比如说最早的母婴、儿科、骨科、眼科等等。传统的方式中医生的收入很低,如果把医生的收入提高,更多人愿意去做医生,我觉得这个才对。但这些不是我们这几家VC或者是投资圈可以做的,而是需要整个的民营资金进入之后帮助实现行业的制度化,这是很重要的方面。


除了“互联网思维”医疗还需要什么?


马海平:我的观点非常简单,现在大家都在谈移动医疗,其实我认为不存在移动医疗。医疗就是医疗的事,移动是没办法医疗的。所以移动医疗的本质是互联网医疗服务,我们是在做服务,互联网企业就应该把移动医疗的服务做好,服务好医疗链条中的各个角色。


熊伟铭:我们同事在内部讨论的时候经常说,现在的创业公司不像15年前分为“互联网项目”和“非互联网项目”,未来的一切都是互联网,互联网是未来的一切,在这个领域本质上来讲我还是更认同“小资金能够大覆盖”。


电商将是老年人健康商机解决方案


熊伟铭:这个领域肯定是个商机,但我们的角度还是希望把市场切得比较细。当然考虑到用户习惯,现在老年人和我们再过30年变老之后就不太一样了,所以可能要看具体业务模式是什么。整体来看如果通过电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移动医疗是在存量的基础上做增量


马海平:我们首先意识到诊后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用户需求,开始做以后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个市场真有,一呼医生用了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的医生量已经超过了10万,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医生推荐医生上来的。


一呼医生落地的方向是“二次诊疗”,即有一些疑难杂症或者是较重的病人,需要跟更高级别的专家做进一步的沟通,一呼医生可以提供服务。一呼医生已经在线下做了一些准备,现在在10多万医生里面甚至有一些领导人的保健医生,甚至已经将知名专科、知名医院的高级专家请到线下,通过现场预约的方式使得患者和专家有一对一的咨询。一呼医生的方法是,把医生的碎片时间或者是把整块的时间再拿出来,帮助医生释放他两倍或者是一倍以上的资源的时间来给患者,实际上是在存量的基础上做了增量。

 

©China Growth Capital of the Beijing ICP Registration 京ICP备案 12013288号 Technical support: cubic network